泛亚电竞·(中国)-ios/安卓/手机版app下载/官网入口

  1. 主页 > 泛亚电竞app下载 >

泛亚电竞娱乐2014年台风时间表(台风命名表一览有几个台风登陆)

摘要:太平洋台风季的列表以下是有纪录以来(1945年至2015年)的太平洋台风季的列表。但部分年份未有记录低影响的热带气旋,即强度未达热带风暴。因此,此太平洋台风季列表中的数目只指

太平洋台风季的列表

以下是有纪录以来(1945年至2015年)的太平洋台风季的列表。但部分年份未有记录低影响的热带气旋,即强度未达热带风暴。因此,此太平洋台风季列表中的数目只指风力达热带风暴的热带气旋(即被气象部门给予台风名称)形成的数目。

从约2000年风季开始,台风命名工作交由日本气象厅。 太平洋台风季列表风季(年份)热带风暴总数风暴数量总结最强风暴十级飓风信号(香港/澳门)21世纪10年代2018年太平洋台风季2017年太平洋台风季2016年太平洋台风季预计22~26个2015年正常

2014年正常

2013年正常

2012年正常

2011年偏少

2010年极度偏少

截至2015年风季,本年代已生成141个热带风暴 - 2015年太平洋台风季27台风苏迪罗

900hPa, 215km/h

超强台风级 2014年太平洋台风季23台风黄蜂

900hPa, 215km/h

超强台风级 2013年太平洋台风季31台风海燕

895hPa, 230km/h

超强台风级 2012年太平洋台风季25台风三巴

900hPa, 205km/h

超强台风级 台风韦森特2011年太平洋台风季21台风桑达

920hPa, 195km/h

超强台风级 2010年太平洋台风季14台风鲇鱼

885hPa, 230km/h

超强台风级 21世纪00年代2009年太平洋台风季222008年太平洋台风季222007年太平洋台风季242006年太平洋台风季232005年太平洋台风季232004年太平洋台风季292003年太平洋台风季212002年太平洋台风季262001年太平洋台风季262000年太平洋台风季23注:以上表格资料来自 。 太平洋台风季20世纪90年代 风季(年份)热带风暴总数最强风暴(由最低气压决定)十级飓风信号(香港/澳门)1999年太平洋台风季 22 约克(1999年第16号) 1998年太平洋台风季 16 1997年太平洋台风季 28 1996年太平洋台风季 26 1995年太平洋台风季 23 1994年太平洋台风季 36 1993年太平洋台风季 28 1992年太平洋台风季 31 1991年太平洋台风季 29 布伦登(1991年第8号) 20世纪80年代 1990年太平洋台风季 29 1989年太平洋台风季 32 1988年太平洋台风季 31 1987年太平洋台风季231986年太平洋台风季291985年太平洋台风季271984年太平洋台风季271983年太平洋台风季23爱伦(1983年第9号)1982年太平洋台风季251981年太平洋台风季2920世纪70年代1980年太平洋台风季241979年太平洋台风季24荷贝(1979年第8号)1978年太平洋台风季301977年太平洋台风季211976年太平洋台风季251975年太平洋台风季21爱尔茜(1975年第15号)1974年太平洋台风季321973年太平洋台风季211972年太平洋台风季311971年太平洋台风季36露丝(1971年第21号)20世纪60年代1970年太平洋台风季261969年太平洋台风季191968年太平洋台风季27雪丽(1968年第9号)1967年太平洋台风季391966年太平洋台风季351965年太平洋台风季321964年太平洋台风季34黛蒂(1964年)第28号及露比露比(1979年第20号)1963年太平洋台风季241962年太平洋台风季30温黛(1962年第15号)1961年太平洋台风季29爱丽斯(1961年第6号)20世纪50年代1960年太平洋台风季27玛丽(1960年第4号)1959年太平洋台风季231958年太平洋台风季311957年太平洋台风季22姬罗莉亚(1957年第15号)1956年太平洋台风季231955年太平洋台风季281954年太平洋台风季211953年太平洋台风季231952年太平洋台风季271951年太平洋台风季2120世纪40年代1950年太平洋台风季181949年太平洋台风季221948年太平洋台风季261947年太平洋台风季271946年太平洋台风季15英格瑞(1946年第6号)1945年太平洋台风季26

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海燕

台风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幸好台风能够预报紧急信号,让人们有充分的准备预防。台风来袭时如魔鬼一般放肆的撕扯着整个世界。那么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台风发生在什么时候吗?

台风海燕(2013年第20号超强台风)

超强台风海燕(英语:Typhoon Haiyan,国际编号:1330,联合台风警报中心:31W,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Yolanda,当地华语译名:尤兰达)为2013年太平洋台风季第28个被命名的风暴,为有记录以来西太最强台风。“海燕”一名由中国提供,是指海燕鸟。海燕的强度超2010年台风鲇鱼,成为西北太平洋有纪录以来强度最强的热带气旋。香港天文台最初说其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每小时260公里(以10分钟平均风速计算),仅以每小时10公里之差,逊于鲇鱼之每小时270公里;后来更于“2013年11月热带气旋概述”把海燕强度向上修订至每小时275公里,以每小时5公里之差,超了鲇鱼。中国中央气象台评定其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每小时270公里(以2分钟平均风速计算),以每小时10公里之差,高于鲇鱼之每小时260公里,后来于2014年6月12日更新台风路径及强度至每小时280公里,以每小时20公里之差,超过鲇鱼[1]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亦评定海燕的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为每小时315公里(以1分钟平均风速计算),高于鲇鱼的每小时295公里,更超越1979年台风泰培之每小时305公里,成为1979年台风泰培后,34年以来首个1分钟平均风速超过每小时300公里的热带气旋。海燕更一度达到德沃夏克分析法中的T.80。若把下表内官方气象部门评定强度综合考虑,海燕巅峰强度超过鲇鱼和泰培(不过气压比泰培高)但与台风帕翠莎打平手。

台风登陆

超强台风海燕于2013年11月8日凌晨4点40分在菲律宾中部萨马省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速275KM/H(10分钟平均),305KM/H(1分钟平均)最大阵风达379KM/H,手持气压计达到878百帕。如果这些数据得到证实,将会为全球有记录以来的最强登陆台。

由于海燕以巅峰状态登陆菲律宾,海燕成为全球有记录以来,登陆时风速最高的热带气旋。而其猛烈风力及引起的大规模风暴潮则在菲律宾中部造成毁灭性破坏,官方确认超过6100人死亡,菲国莱特省一名警官估计约1万人罹难,而菲律宾红十字会更表示失踪人数高达25000人。风暴过后1个月,灾区死亡人数仍然持续增加。

强台风“海燕”的中心2013年11月10日上午8点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南偏东方大约155公里的南海中西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42米/秒)。

2013年11月11日海燕”于早晨5时在越南广宁省下龙市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 (40米/秒)。上午9时进入广西境内。

据广西民政厅救灾处介绍,截至11日14时30分统计,受灾地区有北海市海城、银海,防城港市上思、东兴、防城,崇左市凭祥,南宁市江南、上林等4市8县(市、区),灾害合计造成2.89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802人,因灾死亡1人(溺水,海城区涠洲镇);倒塌房屋3户7间,严重损坏房屋4户6间,一般损坏房屋28户40间;直接经济损失710.4万元。

另外,据广西气象台11日介绍,受“海燕”和冷空气影响,10日8时至11日9时,广西南部出现暴雨,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其中超过300毫米的有8个乡镇,其中防城港防城区垌中镇降雨量达451毫米,防城港钢城区扶隆乡389毫米,上思县十万山公园320毫米,上思县南屏乡320毫米,钦州灵山太平镇308毫米,上思县叫安乡304毫米,北海海城区北海港304毫米,上思县平福299毫米;200-300毫米的有37个乡镇,100-200毫米有171个乡镇。北部湾海面出现9-10级、阵风12-13级大风,广西南部部分地区出现6-7级、阵风10-12级大风。

受强降雨影响,广西南部沿海多条河流水位上涨快,防城河、北仑河、明江上游和南流江支流武利江超警戒水位分别在0.13米到2.26米之间,其中东兴河于11日13时左右出现超过8米(警戒水位5米)历史最高洪水位。广西水文水资源局介绍,受到降雨影响,广西南部的江河水位仍在持续上涨,沿岸应做好准备应对中小河流暴雨洪水和局部山洪。

受“海燕”影响,2013年11月10日夜间到11日白天,南海中西部和西北部、北部湾、琼州海峡及海南岛沿海、广东西部沿海、广西沿海将有7至9级大风,其中北部湾的部分海域将有10至12级大风,“海燕”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风力有12至13级,阵风可达14至15级;广西、海南岛、广东西南部及湖南中部和西南部、江西中北部、贵州东南部等地有大雨,其中广西南部、海南岛、雷州半岛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局部大暴雨。

强度减弱

海燕的中心11月11日早晨5时在越南广宁省下龙市沿海登陆,9时进入广西境内,10时广西宁明县境内变为强热带风暴,上午11时变为热带风暴,下午8时50分变为热带低气压。

停止编号

海燕11日20时在广西南宁市区境内变为热带低压,其后其强度持续减弱,中央气象台于2013年11月11号23时对其停止编号。

发展过程

2013年11月2日,一个热带扰动在马绍尔群岛西南部海面上生成。同日早上,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9W。下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给予“LOW”的评级。下午8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低压区。

11月3日上午8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上午10时30分,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发展机率升级为“MEDIUM”。下午1时30分,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下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给予编号31W。

11月4日上午3时30分,日本气象厅对其发出海上烈风警报。上午9时15分,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海燕。上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

11月5日上午8时50分,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上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台风。下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二级台风。

11月6日上午2时45分,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台风。上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三级台风。上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四级台风。下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五级台风,是继台风天兔、台风范斯高、台风利奇马之后本年度西北太平洋第四个五级台风。

11月8日上午7时,海燕在菲律宾雷伊泰省杜拉格沿海登陆。下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四级台风。11月9日下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三级台风。

11月10日上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二级台风。下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一级台风。

11月11日上午2时50分,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并于越南广宁省下龙市一带沿海登陆。上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并发出最后警报。下午2时50分,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下午8时50分,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下午11时,中国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

11月12日上午2时,日本气象厅表示海燕已经消散。

台风影响

菲律宾当地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四号风暴信号

11月6日下午11时,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将已进入责任范围的海燕评定为台风,发布第一报热带气旋资讯,命名为Yolanda,并发出一号风暴信号。

11月7日上午5时,菲律宾气象部门发出二号风暴信号。上午11时,菲律宾气象部门发出三号风暴信号。下午5时,菲律宾气象部门发出四号风暴信号。海燕是继台风天兔吹袭巴丹群岛后,2月以来第2次发出最高级别的四号风暴信号。

11月8日上午7时,海燕在雷伊泰省杜拉格沿海登陆。

11月9日上午5时,菲律宾气象部门解除四号风暴信号及三号风暴信号。上午11时,菲律宾气象部门解除二号风暴信号。下午3时30分,海燕离开菲律宾气象部门责任范围,发布最后一报热带气旋资讯,并解除一号风暴信号。根据官方公布的数字,最新死亡人数为1744人。不过有官员估计,单单在重灾区礼智省独鲁万市,就已经有至少10,000人死亡。根据菲律宾红十字会估计,独鲁万市罹难人数可能超过1,000人,市内房舍几乎全遭摧毁。中部萨马省估计也有200人丧生。雷伊泰省估计死亡人数可能超过1万人。

11月11日,菲律宾全国进入灾难状态。超过20个国家及国际组织加入救援行动。

2013年11月15日上午6时的一份灾情通报称,海燕已造成菲律宾2360人遇难,3853人受伤,另有71人失踪2013年11月15日晚上8时,菲律宾国家减灾管理委员会发布最新一份灾情通报称,海燕已造成菲律宾3631人遇难,12487人受伤,另有1179人失踪。其中,187万人流离失所,仍在避难中心内外接受救济。受损的房屋数量也大幅增加到27万多栋,其中逾15万栋房屋完全被毁。

2013年11月27日清晨,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员会发布消息,救援人员在中部省份又找到260具灾民遗体。海燕在该国造成的死亡人数已上升至5500人,另有1757人失踪、近3万人受伤。 减灾委表示,在新增死者中,有207人来自重灾区之一的莱特省塔克洛班市。

2013年12月03日,台湾省当局NGO国际事务会执行长吴荣泉表示,“中华民国”政府在第一时间捐助20万美元,联系民间团体捐赠物资且委请“国防部”快速派遣C-130运输机分批装载(共计18架次)共680公吨物资,也派遣军舰载运逾500公吨物资到菲国。截至昨天为止,各界赈灾捐款以及当局政府民间所捐物资价值达到新台币3亿元(约1000万美金)。慈济人医会也投入灾区为受灾民众进行医护处理。慈济基金会20日开始在重灾区之一独鲁万市推动“以工代赈”,累积近二十万人次,以工代赈让灾民的重建生活逐渐步上轨道,居民一起复建灾区、协助物资发送,清理街道,重型机具可进驻做进一步清理。灾民以自己力量重建家园,慈济给予灾民非常大的鼓励。联合国人道救援网页头版、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台湾的慈济慈善团体帮助菲律宾灾民重建。灾民们表示:“钱总有一天会用完,但你们带给我们的,信任与希望,永远会留在我们心中。

2013年12月17日晚上至18日早上,海燕风灾重灾区塔克洛班市居民为死者举行烛光悼念会。

越南

海燕于11月11日凌晨5时在越南广宁省下龙市沿海登陆。11月10日海燕吹袭越南中部期间,已经造成6人死亡,包括一名采访风暴的记者。2013年11月11日06时,“海燕”中心位于北纬21点3度、东经107点3度,也就是在越南北部广宁省境内,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达到35米每秒的风速,中心最低气压970百帕,8级大风范围半径约220公里。“海燕”未来将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动,强度将逐渐减弱。

中国大陆当地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台风红色预警信号11月8日上午10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11月8日下午6时,中央气象台改发台风黄色预警信号。11月9日上午10时,中央气象台改发台风橙色预警信号。11月10日下午3时,中央气象台改发台风红色预警信号。11月11日上午6时,中央气象台改发台风橙色预警信号。上午10时,中央气象台改发台风黄色预警信号。下午6时,中央气象台改发台风蓝色预警信号。11月12日上午6时,中央气象台解除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广东

地方级最高预警: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茂名、电白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雷州、徐闻、湛江、遂溪、吴川、廉江

海南

全省最高台风预警信号: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2013年11月10日下午,“海燕”与海南擦身而过,海南岛普降暴雨甚至大暴雨,其中琼中遭遇特大暴雨袭击,历史同期罕见。

监测显示,海南中部部分地区雨势十分猛烈,截至2013年11月11日05时,琼中24小时降雨量达278毫米,为特大暴雨量级,历史同期罕见。此外,陵水降水量为233毫米、三亚174毫米,也都达到了大暴雨的量级。省会海口降雨量也达到了99.7毫米,接近大暴雨的量级。据历史资料统计,11月海南出现如此强的降雨比较少见。2013年11月10日“海燕”逼近,海南南部和西部部分地区进入海燕”核心风圈当中,海南岛普遍出现了8级以上的阵风,三亚阵风风力甚至一度达到了16级。由于风大雨急,三亚凤凰国际机场、海口美兰国际机场航班大面积延误,三亚还一度出现了交通、电力中断的情况。据南海网消息,截止10日11时20分,三亚机场受影响航班达147架次(其中进港84班,出港63班),进港取消57班、延误27班(备降5班),出港取消48班、延误15班。

广西

全省最高台风预警信号: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台风“海燕”已于11日上午9点钟进入广西境内,10点钟在广西宁明县境内减弱为强热带风暴级,就是北纬21.9度、东经107.4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1级(3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80百帕。[2] “海燕”将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东方向移动,2013年11月11日傍晚以后逐渐转为东偏北方向,强度逐渐减弱。2013年11月11日中午到明天中午,北部湾北部、广西中南部及沿海将有7-9级大风,阵风10级,部分海域或地区将有10-11级大风,阵风12级,琼州海峡、海南岛北部沿海有7-8级大风,阵风9级;广西、广东中西部及贵州东南部、湖南大部、江西中北部、福建西北部等地有大雨,其中,广西、广东西部、湖南西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广西中东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230毫米)。

受“海燕”影响南宁多个航班延误11条公路中断

11月11日,受台风“海燕”影响,南宁机场多个航班延误,公路客运站往北海等方向的部分班车停运,全区专业公路有11条中断交通。11日上午9时起,南宁机场的雨势和风势不断增强,造成成都、重庆、昆明、海口、上海飞来南宁的5个航班备降贵阳、桂林和广州,直至下午4时过后,才陆续抵达南宁,延误3~6小时,600余名旅客出行受影响。当日,南宁飞往北京、深圳、西安、贵阳等地的12个出港航班,出现不同程度延误,但延误时间不长。

台湾受海燕外围环流及东北季风影响,台湾新北市海边出现俗称“疯狗浪”的5米巨浪,龙洞地质公园附近有16人遭卷入海中,其中8人被救起时已经死亡。巨浪一共导致8死8伤。

香港和澳门

受到海燕的广阔环流和东北季风共同影响,海燕进入南海后,虽仍距离香港和澳门超过900公里,但香港在11月9日傍晚开始普遍刮起偏东强风,高地更受到烈风影响,澳门三条跨海大桥也开始持续吹强风。由于当时香港全面吹偏东风,而非东北风,可见当时是海燕主导香港境内强风,多于东北季风主导;但在海燕还没进入距离香港800公里范围的情况下,香港天文台未能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天文台在当晚7时10分发出强烈季风信号。海燕在翌日(11月10日)凌晨4时左右进入距离香港800公里范围,香港境内强风持续超过75小时;但由于海燕路径上对香港威胁有限,加上强度减弱,天文台不能转发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多处地区风势强劲,令境内海岸翻起大浪,有人无视泳滩红旗高挂及救生员警告,坚持游泳,1人被大浪卷走失踪。该名被卷走的青年于11月11日下午4时左右在泳滩的防鲨网外被发现,证实死亡。

虽然海燕在越南北部登陆,但是海燕改向偏东移动,加上东北季风亦有所增强,香港风势在11月11日变得更为强烈,广泛地区受到强风影响,离岸出现短暂烈风,高地(例如昂坪)更一度直逼暴风程度。天文台热带气旋警告信号测风网络8个指定自动气象站有4个测得强风,若天文台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便已代表三号热带气旋警告信号达标。长洲、机场、启德、西贡测得最高10分钟平均风速分别为每小时57、52、42、41公里。另一边厢,澳门风势亦同样继续加强,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在同日下午3时半悬挂强烈季风信号。由于澳门风势在翌日(11月12日)逐渐减弱,气象局在翌日下午6时半除下强烈季风信号。当日日间香港多处地区仍受强风吹袭,但晚间香港境内风势亦终于缓和,天文台在同日晚上10时45分取消强烈季风信号。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台风抢险应急工作;2.停止室内外大型集会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3.相关水域水上作业和过往船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4.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人员切勿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最安全的地方,危房人员及时转移。5.相关地区应当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

永久退役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基于风暴造成当地逾6000人死亡,故把Yolanda退役。2014年1月29日至同年2月1日举行的第46届台风委员会年度会议上,台风委员会亦通过将“海燕”退役。公布并在2015年的会议上通过由“白鹿”取代;同时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亦把当地名称“约兰达”退役。

2014年太平洋台风季的2014年热带气旋命名表

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是由日本东京台风中心命名(即国际命名)。当该热带气旋被日本气象厅升格了为热带风暴后,就会使用下列名单中的名称。名称是根据以下名单而定,不按年度划分。风暴名称是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小组的成员提供,14个成员国和地区各自提交10个名称,并以该国英文名称按字母顺序排列。在2014年使用的名称清单中,原“宝霞”由新名称“安比”取代。2014年未用名称以灰体字(未添加内链)表示,蓝体字(已添加内链)表示2014年已经使用过,蓝色加粗体(已添加内链并加粗)名称表示该风暴活跃中,黑色斜体(未添加内链已加粗加斜)表示下一个即将使用的热带气旋名称。2014年的风暴名称可能会与2001至2002年及2007至2008年的部分风暴名称相同。 序号提供国家/地区 风暴名称/编号 热带气旋名称意义4-4香港玲玲(LINGLING)1401一个颇为普遍的少女名称4-5日本剑鱼(KAJIKI)1402剑鱼星座(剑鱼)4-6老挝法茜(FAXAI)1403女士名字4-7澳门琵琶(PEIPAH)1404一种宠物鱼4-8马来西亚塔巴(TAPAH)1405一种淡水鲶鱼类动物4-9密克罗尼西亚米娜(MITAG)1406一个妇女的名字4-10菲律宾海贝思(HAGIBIS)1407褐雨燕4-11韩国浣熊(NOGURI)1408狗(韩国语)4-12泰国威马逊(RAMASOON)1409雷神4-13美国麦德姆(MATMO)1410大雨(查莫罗语)4-14越南夏浪(HALONG)1411越南北部一个海湾名5-1柬埔寨娜基莉(NAKRI)1412一种花5-2中国风神(FENGSHEN)1414神话中的风之神5-3北朝鲜海鸥(KALMAEGI)1415海鸥之意5-4香港凤凰(FUNG-WONG)1416香港的凤凰山5-5日本北冕(KAMMURI)1417现代88星座中的北冕星座5-6老挝巴蓬(PHANFONE)1418动物5-7澳门黄蜂(VONGFONG)1419一种长有翅膀及黄黑色横间的昆虫5-8马来西亚鹦鹉(NURI)1420一种蓝色冠羽的鹦鹉5-9密克罗尼西亚森拉克(SINLAKU)1421库赛埃岛(KOSRAE) 传说中的女神5-10菲律宾黑格比(HAGUPIT)1422鞭打(菲律宾语)5-11韩国蔷薇(CHANGM)1423玫瑰花的一种注:

本风季第13个被命名的热带气旋(吉纳维芙1413)是由东北太平洋进入中北太平洋后,再进入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进入本洋面后仍继续沿用东北太平洋的名称(Genevieve)。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英语:PAGASA)使用自己一套命名法,作于该国风暴责任范围内的热带气旋命名之用。与日本气象厅不同,只要该热带气旋会很间接地吹袭菲律宾或会影响周边国家的话(不论强度高低),就会使用以下之热带气旋名字。名单每四年循环再用,因此2014年名单与2010年太平洋台风季的名单相同。2014年未用名称以斜体字表示,黑体字表示2014年已经使用过,粗体名称则表示该风暴活跃中,黑色粗斜体表示下一个将会使用的名称。 Agaton 1401 Basyang 1402 Caloy Domeng 1404 Ester 1406 Florita 1408 Glenda 1409 Henry 1410 Inday 1412 Jose 1411 Karding Luis 1415 Mario 1416 Neneng 1418 Ompong 1419 Paeng 1420 Queenie 1421 Ruby1422 Seniang 1423

为什么2014年的20号台风和2020的2号台风都叫“鹦鹉”?

因为台风有一个命名表,然后名称循环重复使用,所以2014年的20号台风和2020的2号台风都叫“鹦鹉”。

为避免台风名称的混乱,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关国家和地区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决定规范台风的命名。

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照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该命名表共140个名字,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 。其中“鹦鹉”是马来西亚提供的10个名字之一,意为一种蓝色冠羽的鹦鹉。

2002年8月下旬,第15号台风鹿莎吹袭韩国、朝鲜,因其引发的风灾洪灾造成了广泛的破坏,韩国气象厅于第35次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会议中决定把“鹿莎”这个名字退役,由“鹦鹉”替代。

扩展资料:

2020年鹦鹉台风特点

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首席预报员张玲表示,“鹦鹉”具有以下主要特点:生命时间较短,强度偏弱,结构不对称。

台风“鹦鹉”从6月12日正式编号,到其登陆、减弱、消散,整个过程预计只有3天左右,整个生命史较短。从强度来看,其强度可达热带风暴级至强热带风暴级,相对偏弱。“鹦鹉”台风结构具有明显不对称性,主要深对流区不是位于台风中心附近,而是在中心的西南侧,这是其强度不强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导致其带来的强降水区可能主要集中在台风路径的西侧。

亚马逊台风是哪一年

是2014年太平洋台风季第九个被命名的风暴。

为避免台风名称的混乱,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关国家和地区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上决定规范台风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

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照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该命名表共140个名字,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

“威马逊”一名由泰国提供,是指当地神话的雷神,本次为“威马逊”名称第三次使用。由于威马逊重创菲律宾和中国华南等地,因此在2015年2月于泰国曼谷举行的台风委员会第47次届会中,台风委员会决定将“威马逊”从台风命名表中永久退役。

由泰国于次年提供新名称“博罗依”以取代之,意思为泰式甜品椰奶。此外,“威马逊”的菲律宾名“格兰达”(Glenda)同样也遭到了退役,并由“加尔多”(Gardo)取代。

历史背景:

台风“威马逊”诞生在盛夏,一路西行加强,凭借良好的低层辐合与高层辐散,较弱的环境风垂直切变和适宜的海面温度与深厚的暖涡,其两度迎来近岸爆发并分别多次登陆菲律宾吕宋岛与中国粤桂琼沿海。其有着高强度,尤其是在南海。

据事后分析,它以70米/秒的风速登陆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以62米/秒的风速登陆广东省雷州半岛徐闻县龙塘镇。

以50米/秒的风速登陆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光坡镇,成为建国以来以及有气象记录以来登陆中国的最强台风,同时亦成为了建国以来以及有气象记录以来登陆海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三省(区)的最强台风。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台风威马逊

中国历年台风名称一览表

其实台风的名字是事先安排好的,因为台风的名字仅限于西太平洋产生的热带气旋,所以它的名字由亚太地区的14个成员取,每个成员10个名字,共计140个名字

这些名称就是现在使用的台风名称数据库,然后台风生成后会依次命名这140个名称

台风命名表一览有几个台风登陆

台风的名字大家知道是怎么命名的吗?毕竟这些稀奇古怪的名字,大家肯定也是非常想知道命名的方法,还有就是今年的台风叫什么,到底会有几个台风,一起去看看。

2014年台风时间表(台风命名表一览有几个台风登陆)

台风命名表一览

7月8月是台风登录最频繁的月份,每次来台风,我们都是可以知道台风的名字。

台风命名表

第01号台风:Pabuk帕布老挝大淡水鱼

第02号台风:Wutip蝴蝶澳门一种昆虫

第03号台风:Sepat圣帕马来西亚一种淡水鱼

第04号台风:Mun木恩密克罗尼西亚Yap语中的“六月”

第05号台风:Danas丹娜丝菲律宾经历

第06号台风:Nari百合韩国一种花

第07号台风:Vipa韦帕泰国女士名字

第08号台风:Francisco范斯高美国男子名(Chamarro语

第09号台风:Lekima利奇马越南一种水果

第10号台风:Krosa罗莎柬埔寨鹤

第11号台风:Haiyan海燕中国一种海鸟

第12号台风:Pol杨柳朝鲜一种在城乡均有种植的树

第13号台风:Lingling玲玲中国香港女孩儿名

第14号台风:Kajiki剑鱼日本剑鱼星座

第15号台风:Faxai法茜老挝女士名字

第16号台风:Vamei画眉澳门一种鸟

第17号台风:Tapah塔巴马来西亚一种淡水鱼

第18号台风:Mitag米娜密克罗尼西亚女士名字(Yap语

第19号台风:Hagibis海贝思菲律宾褐雨燕

第20号台风:Noguri浣熊韩国狗

第21号台风:Ramasoon威马逊泰国雷神

第22号台风:Chataan查特安美国雨(Chamorro语

第23号台风:Halong夏浪越南越南一海湾名

第24号台风:Nakri娜基莉柬埔寨一种花

第25号台风:Fengshen风神中国神话中的风之神

第26号台风:Kalmaegi海鸥朝鲜一种海鸟

第27号台风:Fung-wong凤凰中国香港山峰名

第28号台风:Kammuri北冕日本北冕星座

第29号台风:Phanfone巴蓬老挝动物

第30号台风:Vongfong黄蜂澳门一类昆虫

这些名字的特点是,每个名字不超过9个字母;容易发音;在各成员语言中没有不好的意义;不会给各成员带来任何困难;不是商业机构的名字;选取的名字应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可,如有任何一成员反对,这个名称就不能用作台风命名。

台风的名字是永久的吗?会被替换掉吗?

一般情况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但遇到特殊情况,命名表也会做一些调整,如当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成为公众知名的台风后,为了防止它与其它的台风同名,台风委员会成员可申请将其使用的名称从命名表中删去,也就是将这个名称永远命名给这次热带气旋,其他热带气旋不再使用这一名称,比如说“海燕”。当某个台风的名称被从命名表中删除后,台风委员会将根据相关成员的提议,对热带气旋名称进行增补。

据了解,2013年第30号超强台风“海燕”吹袭菲律宾米沙鄢群岛、越南、中国华南地区,其后“被退役”,由“白鹿”替代。而2016年第22号超强台风“海马”吹袭菲律宾吕宋岛、中国华南地区和华东地区,退役后由“木兰”代替。

年有几个台风登陆

2014年台风时间表(台风命名表一览有几个台风登陆)

今年3至6月中国没有出现登陆台风,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也发生过。2010年、年、2016年都出现过这种情况,这与厄尔尼诺有一定关系。今年下半年,中国台风生成个数可能达到18至20个,生成个数比常年偏少;从台风登陆个数来看,可能达到6至7个,与常年个数相近。台风活跃季一般在7至9月。尽管前期台风比较少,但进入7月后会有所增加。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芳华也表示,这次台风的强度会达到台风的最低级别,影响不会那么剧烈。从台风结构来看,风雨影响主要在西南侧,对中国陆地影响范围不大。随着台风系统向西移动,中国除华南以外,福建、江西等地受到外围的一些影响会出现降水。

2014年台风时间表(台风命名表一览有几个台风登陆)

张芳华指出,降水对缓解南方地区的高温天气有一定的作用。由于是阵性和分散的,当地的湿度比较高,还会有闷热的天气,高温缓解的作用不会太明显,但对缓解局部地区的干旱有非常好的作用,如海南岛前期出现了旱情,这次对海南的影响比较大,对旱情缓解有利。云南的气象干旱是在中部,台风主要影响南部边缘,对南部旱情的缓解有利,但对其他大部分地区的作用还是有限的。

最新动态

回到顶部 乐鱼全站app科技有限